市食安聯舉行食品安全技術研討會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食品安全技術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于12月14日下午在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會議室舉辦了食品安全技術研討會,來自專委會的單位成員及有關單位50多人參加研討。研討會上專委會的四位專家就“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農藥現狀、農藥殘留”、“動物性成分檢測技術”以及“現場抽樣規則及注意事項”作了報告。會議就當前食品安全技術方面的信息、應用、現狀展開了研討。
研討會首先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秘書長姜培珍主持,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劉弘對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定量風險評估信息進行了介紹。隨后由食安聯專委會主任郭常義主持了會議,上海農藥研究所有限公司馬又娥主任圍繞“農藥現狀、農藥殘留”介紹了中國農藥工業發展現狀、成就、存在的問題、農藥產業發展趨勢、農藥殘留檢測方法及特點、農藥殘留檢測的方法選擇及注意事項以及農藥殘留檢測中的質量控制。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農藥產品有38220種,目前中國常年生產農藥品種300多個,農藥工業存在諸多問題,如產業集中度較低、自主創新能力弱、技術裝備水平低、產品結構尚需進一步調整;上海德諾產品檢測有限公司呂艷春就食品抽樣概念、前期準備工作、操作程序以及注意事項,尤其對樣品的代表性、典型性、適時性和適量性進行了介紹;SGS王萍對動物性成分檢測技術進行了介紹,內容包括動物性成分檢測的意義、動物性成分檢測方法,如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酶聯免疫(ELISA)法、近紅外光譜技術以及色譜技術,還介紹了動物源性的常用檢測標準,最后對PCR技術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展開討論。
本次食品安全技術研討會由市食安聯食品安全技術專委會承辦,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在準備會議和會議場地等方面予以了支持。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SGS集團和隸屬于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中國標準技術開發公司共同于1991年成立,20多年來在全國已建成了50多個分支機構和100多間實驗室,擁有13,000多名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在中國,SGS的服務能力已全面覆蓋到農產及食品等多個領域。SGS也希望通過市食安聯這個平臺做好技術交流和服務工作。
研討會最后,專委會主任郭常義作了總結發言。
市食安聯舉辦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培訓班
受市食藥監局委托,市食安聯于12月15日下午舉辦了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培訓班。市食安聯單位會員100余人參加了此次培訓班。培訓圍繞“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從食品原料的種養殖、生產加工以及經營銷售至餐桌如何追溯展開了培訓。
首先,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顧振華介紹了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體系以及應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立的目的是確保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當會同市農業、商務、衛生計生等部門確定前款規定的實施信息追溯管理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類別的具體品種及其實施信息追溯管理的時間,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批準后,向社會公布。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3號明確本市實施食品安全追溯的食品類別有糧食及其制品、畜產品及其制品、禽及其產品、制品、蔬菜、水果、水產品、豆制品、乳品、食用油等10類別。顧振華對2015年信息追溯管理品種目錄作了解釋,從今年10月1日起對糧食及其制品中的已包裝的梗米;畜產品及其制品中的豬肉、已包裝的牛羊肉;禽及其產品、制品中的活雞、肉鴿以及經包裝的冷鮮雞;蔬菜中的豇豆、土豆、番茄、辣椒和冬瓜等進行實施追溯;從12月1日起在原基礎上增加水果中的蘋果、香蕉;水產品中的帶魚、黃魚、鯧魚;豆制品中的盒裝內酯豆腐;乳制品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以及食用油中的大豆油等實施追溯。并介紹了在食品安全追溯工作中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最后,還介紹了系統與平臺的對接,市食藥監局、農委、商務委負責建設的信息追溯系統應當與統一信息平臺進行對接;鼓勵有條件的生產經營者、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建立食品和食用農產品信息追溯系統,并與統一信息平臺進行對接。
食品生產監督管理處巢強國處長介紹了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增加和修改的內容,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納入食品生產許可管理,食品的類別由原來的28類增加到31類,增加了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要求食藥監部門加快信息化建設,方便申請人采取數據電文等方式提出生產許可申請,提高辦事效率;要求食藥監部門建立食品許可管理信息平臺,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查詢;要求食藥監部門將食品生產許可頒發、許可事項檢查、日常監督檢查、許可違法行為查處等情況記入食品生產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并依法向社會公布;對有不良信用記錄的食品生產者應當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并明確了待總局啟用新版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公告出臺后,抓緊印制新版食品生產許可證,供各區縣使用;在新版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出臺前,仍按原審查通則實施,但原通則中與新的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不一致的部分以新的規定為準。
食品流通監督管理處郭術廷副處長介紹了從《食品安全法》修訂看食品經營監管應該注意的問題,談到了新法中涉及食品經營的變化,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食品經營中的安全隱患和風險,食品污染的隱患、經營行為中的隱患、社會風險中的隱患;重點介紹了監管中應當關注的問題,監督食品經營者落實法定義務、針對重點食品品種加強監管、監管方式的變化。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強調了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倉庫管理制度、培訓考核制度、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食品原料、添加劑、相關產品的采購驗收運輸和儲存制度、設備保養和維修制度、衛生管理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召回制度、文件管理制度、檢驗/出廠檢驗記錄制度等。
2015上海市食品安全研討會(第六期)成功舉辦
12月20日市食安聯組織國家與本市有關部門專家與達能(中國)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舉辦第六期食品安全研討會,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副主任嚴衛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三部的副部長張儉波,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顧振華、食品生產監管處處長巢強國、食品流通監管處處長忻元慶以及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葉志平和上海市工商局黃德社等專家與達能公司就食品生產流通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面對面的討論:研討會就新食品安全法規實施的監管問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待制定/修訂的管理要求;應對新食安法的實施,如何看待和實施食品的追溯體系;在食品生產流域,召回制度方面,政府監管、企業實施的重點和難點;在食品流通領域,政府監管、企業實施的重點和難點;新食安法實施后,食品進出口問題、境外生產企業的審核操作機制;新《廣告法》中對食品宣傳的要求等展開了熱烈討論,研討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市食安聯協助豆制品行業協會為企業申報國標
市食安聯協助上海市豆制品行業協會,為企業申報的粉皮、麻腐中使用食品添加劑硫酸鋁銨(銨明礬)、硫酸鋁鉀(鉀明礬)國家標準的要求,近期得到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批準。
該標準已于2015年10月發布(國衛辦食品函【2015】939號),《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室關于包裝飲用水等食品安全標準有關問題的復函》中明確規定,粉皮、麻腐類產品參照硫酸鋁銨、硫酸鋁鉀在粉絲、粉條中的使用規定執行,按生產需要適量添加,殘留量不得大于200mg/kg(以干樣品中鋁計)。